發布時間:2023-03-31
瀏覽次數:1067
在操作凹版印刷機之前,印刷商需要明確自己的操作流程,了解每個時期具體要做哪些工作,這對提高整體工作效率有很大幫助。本人從開工前、開工生產、停產后三個時間段總結了印刷工人需要做的工作內容。
開機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。
1. 收到生產通知書和工藝單后,認真審核,摸清所印品種、規格、數量、材料及相關技術參數。如有疑義,及時向技術部反饋信息,確認無誤后做好準備工作。
2. 檢查電源:在打開電源之前,檢查開關和按鈕,確認它們處于正常位置后再打開電源。并檢查油路、氣路是否暢通,各潤滑部位的潤滑情況。
3. 根據印刷膜的規格,到倉庫領取生產所需的油墨、印刷膜和印版輥。檢查印刷膜的規格,電暈表面和厚度均勻性是否能滿足生產要求。
4. 版輥檢查:裝版前仔細檢查版輥,首先檢查版號是否一致,版輥有無磕碰、劃傷、脫落等現象。新版本還需要檢查鍍鉻和拋光效果是否滿足印刷要求。
5. 裝盤:收到盤卷后,啟動空壓機后再開動機器。首先檢查印版滾筒是否被刮傷或退回。
6. 安裝調整刮墨刀:壓刀前,用不沾油的砂布磨刀,磨完后用棉布擦拭刮墨刀,防止殘砂劃傷印版輥。然后,升高油墨箱,使印版滾筒滲入油墨箱。壓下刮刀,調整刮刀與板輥的角度,一般傾角為45-55°,壓力為0.2 -0.3 PA。
7. 墨盤清洗干凈后,粘貼塑料薄膜,按工藝表要求混合溶劑和油墨。測量油墨的粘度。一般情況下,彩色油墨的粘度為16—18秒,白色油墨的粘度為14—16秒。符合要求后,開始抽墨。
8. 根據凹版印刷機的操作規范,進行裝版和參數預置工作。選擇合適的壓花輥。
開始生產。
1. 補償過程結束后,啟動機器。按壓壓輥進行初步壓印套準,調整刮刀角度,值班人員合理分工,準確快速地完成每種顏色的套準工作。
2. 調墨人員應按生產工藝表的技術要求進行調墨,做到準確計量。混合專色時,只有在進行了顏色比較,效果相同的情況下,才可以使用。
3. 開卷部工作人員負責印刷承印物的質量檢查,對軟包裝印刷膜的規格、厚度、品種、電暈、表面平整度等進行檢查確認。
4. 電腦跟蹤正常,車速中速,使用頻閃燈進行精確套印和糾錯。
5. 準確套印后,將裁切材料的色相和油墨轉移效果與打樣或樣品袋進行比較,如有偏差,迅速調整。
6. 生產過程中,各崗位人員相互配合,進行巡檢。船長負責整個過程的統籌安排和質量控制。
7. 要隨時監控印刷品的套印情況、色相偏差、有無刀絲、印刷品的色相等狀況。開卷時填寫產品跟蹤卡,對接頭和不合格產品部分做好標記,并附說明書。
停工后的工作。
1. 打印結束后,關閉蒸汽閥,停止冷卻水和加熱及排氣系統。
2. 抬起壓輥,清洗印版輥,沖洗油墨泵,清理卸下來的印版,打包送入倉庫。
3. 稱好剩余的印刷膠片,記下規格和重量,包裝后返回倉庫。
4. 關閉空壓機排出氣缸內的水,并切斷電源。
5. 清理現場,填寫生產記錄表。